|
《安庆日报》:安庆市民政局2020年20件工作实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3-26 12:52来源:安庆市民政局 1.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全面完成。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建立重点贫困地区包保联系制度,全市在保低保对象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占比达73%。兜底脱贫工作在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位居“优秀”等次,被省民政厅通报表扬,经验做法先后两次在全省会议上进行交流。 2.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全面统筹。连续11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2020年实现全面统筹,达到628元/月·人,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9%和214%。连续4年提高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标准,财政供养标准分别达到860元/月·人和650元/月·人,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43%和209%。 3.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推进“放管服”,将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到了乡镇(街道)。探索构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综合认定指标体系,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丰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启动“情满江淮 共享小康”社会救助品牌创建。 4.44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交付运营。按照“十统一”(名称、标识、外观、布局、功能、文宣、装修、材料、设备、运营统一)要求进行提升改造的首批4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部交付并实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 5.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入选省“城市大脑”应用试点。试点将为全市养老服务和监管提供“实时化、可视化、精准化”的信息支持,进一步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为推进健康养老领域数字化治理探索新路径。 6.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委托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完成“十四五”养老专项规划编制,签订《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服务协作备忘录》及《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4家本土养老院入选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成功引进5家国内知名养老品牌参与安庆基本养老服务。 7.全国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全面开展。创制并实施了四项惠民政策,按照“进社区、进机构、进家庭”的思路,建成“1+1+10”服务网络(1个200平方米的洗消中心,1个100平方米的服务旗舰店和产品展示体验中心、10个社区租赁服务点),服务对象已超过3000人次。省民政厅将我市经验做法向全省推广。 8.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多样化推进。认真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再次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新标准超过国家中部地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完成全市困境和留守儿童基本信息的全面摸排更新,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养治教康安”一体化建设,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成使用。 9.殡葬服务设施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全国殡葬改革,围绕“逝有所安”需求,持续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市本级公益性公墓(安庆生态陵园)项目破土动工,市生命纪念公园(安庆市陵园)提升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已建成乡镇公益性公墓292个,城市公益性公墓3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基本实现全覆盖。 10.社区治理创新步伐加快。成功申报11个省级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试点单位并指导试点创建,7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入选省优秀。强化网格化管理,协同创新“单元长”“联防长”工作制度。探索服务居民智能化,迎江区宜城路街道成功入选为第三批省级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在城区开展了“自治项目与特色品牌”等试点工作,助力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 11.社区赋权减负进展顺利。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动解决社区万能章问题。开展了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建设情况调研,推动建立城市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梳理了城市社区依法履职工作事项清单和依法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事项清单。 12.“三社联动”试点成效显著。以省、市“三社联动”试点为抓手,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美好生活共同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8家社工机构进驻迎江区新河街道龙狮社区等9个社区开展试点,建成9个社会服务工作站、3个社区治理学院,备案(登记)40多个社区社会组织。“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入选2020年度安庆十大政法新闻。 13.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成果丰硕。组织对城区新建和未命名的39条道路进行了命名。联合相关部门申报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我市怀宁县小市镇、望江县赛口镇、望江县鸦滩镇连塘城村已正式成为安徽省第八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 14.慈善和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安庆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完成换届。2020年底在全国志愿服务网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已超过74万人,占2019年常驻人口的比例15.67%。动员引导慈善组织依法规范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新冠疫情期间我市慈善组织接受捐款捐物7455.06万元,款(物)使用全部向社会公开,开通12355儿童救助热线等6个载体开展服务1.5万次。抗洪救灾期间市慈善会接收捐款(物)85.99万元,在第一时间用于救灾工作。 15.“强补促行动”提升监管效能。创新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印发《安庆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启规范社会组织管理、提升社会组织质量的新征程,取得事半功倍成效。我市做法被省民政厅向全省各级民政系统通报表扬。 16.“百社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全市80多家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参与脱贫攻坚,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帮扶贫困群众超万人。配合省厅在太湖县和望江县实施“百社进百村”助力脱贫攻坚行动,24家省、市级社会组织对接24个贫困村,通过项目引进、资金扶持、物资捐赠、助学帮困等行动,为我市决战脱贫攻坚行动积极贡献力量。 17.强党建争创模范机关。在全市率先揭牌成立市直民政系统机关党校。安庆市民政局“孺子牛”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深入城乡社区,开展“民政民生‘轻骑兵’ 走进社区暖人心”活动,持续打造“蓝海豚”等6个党建品牌。被评为“2019年度全市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入选城市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2019年度市级示范库。“孺子牛”被评为2019年度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 18.全市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获评全省优秀。2020年省民政厅对16个市组织开展了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安庆市民政局被评为优秀等次,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社会事务、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福利彩票销售等方面成绩突出,被省民政厅通报表扬。 19.民政规财工作取得新成效。圆满实现“十三五”民政规划各项指标任务,完成“十四五”全市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养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期间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项目21个,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1.74亿元,彩票公益金补助资金1.25亿元,全市累计支出民政事业费79.34亿元。民政统计台账在全省率先实现“零差错”,民政规划财务统计工作连续10年在全省保持领先位次。 20.战疫抗洪彰显民政作为。坚决扛牢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市民政局直接督导134个社区,为4名牺牲村干争取“中国携手同心助战疫”项目补助100万元;严格规范落实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了在院5342名老人和123名儿童的健康安全,所有民政对象“零感染”。坚决打好防汛救灾保卫战,紧急转移安置低保户、特困户等服务对象1851人,组织市、县(市)两级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510万元,确保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